编辑:admin来源:网友投稿更新时间: 22-10-28 21:37:32
本文目录一览:
攻速流出装装备可参考:
破败:攻速、吸血,挺好用的。
吸血鞋:韦鲁斯的伤害类型有一点混合,所以出吸血鞋的收益不错。
分裂弓:卢安娜的飓风,增加攻击面与攻速。
无尽之刃:想提升伤害的优选。
饮血剑:增加线上续航以及生存能力。
复活甲:站的更稳。
鞋子附魔:水银,保命要紧。
技能介绍:
复仇之欲:
(被动技能)当击杀敌人或助攻时,维鲁斯会暂时性地提升攻速。若目标是英雄,则提升的幅度会更大。
穿刺之箭:
维鲁斯累积力量射出一发强力箭矢,蓄力的时间越长,射程与伤害就越高。
枯萎箭袋:
被动:维鲁斯的普攻会造成额外魔法伤害,同时附加衰竭效果。维鲁斯的其他技能可触发衰竭效果,根据目标的最大生命造成魔法伤害。主动:强化维鲁斯的下一发破甲箭。
恶灵箭雨:
维鲁斯发射一阵箭雨,造成物理伤害并污染目标区域。受污染的区域会降低敌人的跑速、自我治疗量和生命回复量。
腐败锁链:
维鲁斯发射扭曲的堕落能量,将第一个命中的敌方英雄定身,然后扩散至邻近未受影响的英雄,在接触时也将他们定身。
惩戒之箭维鲁斯是英雄联盟中专门走下路的一名ADC。在经过多个版本更迭之后,下路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神话装备刚刚驾临召唤师峡谷时,不少AD曾一度起飞。这其中涌现了诸如盾弓沙弥拉,海妖薇恩,以及狂风卢锡安等等出装套路。不过随着装备属性回调,OP英雄被设计师连番针对,现在整个召唤师峡谷的环境趋于稳定。没有哪个英雄过于变态,也没有哪个过于拉跨。
那么针对维鲁斯而言,在目前这个版本中,有哪些出装选择呢?根据众多玩家的统计数据,现在有穿甲流,攻速流两种装备路线。
第一,穿甲流
穿甲流维鲁斯在现在的比赛里非常受欢迎。Q技能穿刺之箭配合穿甲装备在前中期的伤害非常高,完全可以让维鲁斯作为一个poke点不断去骚扰消耗对方血量。其次维鲁斯的清线能力也非常强,能够在快速处理完兵线后支援其它路,或者在野区帮助团队控资源。在遭遇战,或者小规模团战里,对方防装还没起来的情况下是根本吃不消维鲁斯的几发蓄力Q的。
穿甲流的话首选装备是幕刃,这是最适合poke流维鲁斯的神话装。幕刃被动是攻击时会造成额外伤害,击杀时提供1.5秒隐身效果。不论是伤害层面,还是团战中生存能力都有所兼顾。
第二,攻速流
这就意味着走非常传统的ADC路线。维鲁斯被动在击杀敌方单位有攻速加成,W技能的效果是攻击时附带魔法伤害,并且给敌方施加枯萎印记,用其他技能会引爆印记且造成伤害。这些让出攻速装会有非常高收益。但是目前AD装备普遍要有3件套才能发挥威力,这对前期需要做事的比赛阵容是比较吃亏的。
但是攻速暴击流在阵容后期会拥有很高的伤害。这里首选神话装备为不朽盾弓,因为维鲁斯没有位移,所以需要一定自保能力。而盾弓不论是生命值护盾,还是残血加的攻击力,在极限对拼时往往有反败为胜的奇效。
一般来说对于下路是那种猥琐或者缩线的英雄来说,韦鲁斯出飓风暴击装,偏后期发育,对面坦度较低。可以以发育为主然后慢慢的形成优势,所以如果能有像比赛那样美好的发育环境和输出环境考虑优先出飓风,无尽,饮血,羊刀,复活甲为主。先出飓风加强补刀以及加速发育。技能加点建议主q,强烈建议先出大剑,这样在第一次回家后通过qe的消耗能在对线中取得优势。而对于那种想poke穿甲流,对面又是那种伤害比较高想随时和你打架不让你发育的这种,你就可以以幽梦魔切的出法当一度在中路盛行哈,但是感觉走下路的话中路如果有持续输出的apc的话可以玩一手。能加点主q。攻速特效,这个羊刀破败,这个从头到尾对打都不太虚。适合坦度较大的。
出装其实没有固定的思路。都是看情况出的,每一局游戏情况不一样,肯定不能出固定的的装备。走AD的话,你觉得你对线能力强,你出门就可以多兰剑+药,你觉得你对线能力弱,或者你对线的英雄手长,你就可以多兰盾+药。现在的版本主流还是出羊刀,破败,飓风,这件装备的话,可以出也可以不出,看对面阵容吧。
如果突你脸的多你就可以出,收益高,补无尽,和保命装备。鞋子的话,还是看对面阵容,对线时期如果对面AD特别强,你就出护甲鞋,如果对面辅助是硬控,你就出水银鞋。如果你特别顺,就攻速鞋。后期团战,谁对你威胁最大,你就出相对应鞋子。接着补保命的装备,对面法师太顺,你可以出饮魔刀,水银弯刀。对面战士顺,你就出兰盾。记着,作为一个AD,活着才有输出。走中路的话,就以魔宗,幽梦,幕刃,夜之锋刃,鞋子思路同AD,补保命装备。最后,输出最大化,不管你走中路或者下路。作为C位,一定要活着,才有输出。活着和输出是相互的。
韦鲁斯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对面如果想发育为主打架少,下路机会少的可以以飓风为主来加快发育节奏,来打后期的一套输出。而对于整容要求比较快速的,想前期占到一定优势来打架的,建议出穿甲流来形成一种压制力。韦鲁斯这个英雄就是比较的多方向型,所以主要以对面和自身整容的选择来决定出装的顺序。